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平江 > 旅游指南 > 文化

菜园里的收获

来源:教育局 2015-10-15 00:00
| | |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又是一年秋节至,又是一个丰收季。屈指数来,自己在小镇郊外租地种菜的历史也有六七载矣。虽每年的收获不多,但总算能做到依时令而种,顺季节而收。与其徒有羡鱼情,不如自己下地种菜。窃以为,我虽没有将菜园视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依托,但是菜园却给我带来了一些未曾有过的惊喜和体验,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是一个喜欢随遇而安的人,不愿受生活上的条条框框所累。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小镇上,从山里走出来的我,有些不能适应城镇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于是,在妻子的诱导和唠叨声中,我不自觉地加入了那些以菜谋生的老农、以菜怡情的清闲居士的队伍中。在菜农们充满怀疑和不屑的眼神中,我开始抡起久违的锄头,脱下充斥汗臭味的皮鞋,卷起裤腿,光着脚丫与土地来了个亲密接触。邻人一瞧,哟!你这个戴着400多度镜片的“眼镜老师”也能种好菜吗?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一次又一次汗流浃背中,总算凭着儿时在老父亲训斥声中学到的那一点儿三脚猫功夫,完成了除草、翻地、分垄、施肥、浇水、下种的规定动作。正是应了“初做米果、三个不圆”这句俚语,完工后硬撑着锄头把一看,刚整出来的地边是蛇行,而不是富有经验的老把式整出来的直线。带着数个血泡和一身酸痛,逃离了这块种下了希望的土地。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原本光秃秃的菜园总算有了点“菜的味道”。瞧,应该是仔细地观察,萝卜菜籽已冲出了阻碍它的土块,一簇簇地挺直了腰杆,小小的两片嫩芽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小白菜芽虽个头儿小了点,但密密匝匝的嫩绿色却昭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连刚移栽下的荭菜苗也显得精神抖擞,多亏了这场细雨绵绵的秋雨。有了旺盛生长的菜苗,心里就有了继续种好菜的期望。尤其是观望着邻地里各种各样、青翠欲滴的菜蔬,你不由得加快了给小苗增肥的力度,连平日里掩鼻而过的臭哄哄粪尿你也会视若珍宝。“庄稼一技花,全靠肥当家”,只要不伤苗,连杂草也成了可以利用的有机肥料。从不关心天气预报的我,也留心起天气变化来。倘若遇上暴雨季节,你就得冒雨畦疏浚垄沟;碰上持续干旱,你就得从老远的池塘或河圳里取水浇地,又一次腰酸腿疼。

        蔬菜们一旦在地里扎下了根,就像人类安好了家一样,就会不顾一切地、拼着性命地、自由自在往上生长。望着满园的绿色,你不由得联想起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所描写的名句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走过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又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菜们也开始争气地回报侍弄它的主人。长长的刀豆高高地挂在枝叶间,分外令人眼馋,它可是妻子做酸酝的上好材料呀,当然也是在漫长冬日里难得的佳肴。青皮嫩肉还附有一身细毛的冬瓜以它硕大的身躯征服了曾经嘲笑过它主人的人。最令人养眼的当属红通通的朝天椒,老远望去它成了地里最耀眼的标志,它可是不怕辣的湘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佐料。遇到吃不完或不方便贮存的菜蔬就会主动送与邻居或亲朋,这是一份多么令人骄傲的礼物啊。你还可以从地里意外地收获到马齿苋这种野菜,它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难怪农人在锄草时总是留下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中发出的口号,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

        整地、播种、除草、施肥、育苗、除虫、收获,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流程循环,而是一个从春播到秋收再到冬藏的生命历程。“当季是菜,过季是草”,这不仅是对园中的蔬菜而言的,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一个由兴而衰的过程吗?“种菜如人生”,“生活如菜园”,管理好了自己的菜园,就是管理好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