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平江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政府办 2017-12-28 08:42
| | | |

平农机字[2017]16号B类

关于对平江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

答  复

罗清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正在消失的农(用)具亟待加强保护》的提案,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用)器具、农机事业的关心,我局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您在提案中所反映的我县农(用)具目前现状及具体建议,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老农(用)具的系列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和危害,同时,对如何做好保护工作,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保护农耕文化,传承几千年农耕智慧结晶,保存传统制作工艺,继承和保存中国农耕文明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推动农业发展人员的责任。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著名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对我国农业机械化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力畜力操作为主,但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底,我国农机化发展史上第一部法律《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此后农机化发展迎来了黄金十年,中央财政对农机购置补贴10年累计投入超过1200亿元,补贴农机具超过3500万台(套)。农机化水平增幅超过法律实施之前35年的总和,农机工业总产值从854亿元增加到3571亿元。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是在抢农时和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必将得到快速发展。

二、传统农(用)具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自然,农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水平也各有差异。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农机大县,随着国家科技兴农的发展,传统农用具也正随着科技进步,发现这些工具大部份都消失了,随着现代化高速发展,大部份工具再也用不上了,被遗弃或自然破坏等等,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用于犁田的曲辕犁、拉动犁具的牛髻、犁田的铁犁耙、在田内画出标准格子线的推轮、吹散稻谷中杂草碎壳的风车、农田运输的土车子、称量工具斗、可以将红薯刨成丝的红薯刨子等等,祖辈与父辈曾经留下的点点滴滴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回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这些工具被效率更快、使用更简单、更节约劳动力的农业机械所代替,曾经的科学瑰宝失去了实际用途,已经退出农业生产历史的舞台。

三、未来发展方向

老农用具它标致着生产力发展历程,凝聚了人民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成果,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瑰宝。传统农用具在农业生产中的淘汰但不能消失,它是我国发展进程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农村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传统的制作手艺需要得到传承,保护和抢救需要政府与社会民间组织共同携手完成。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引导,着力保留历史遗产。倡导民间组织与人员,收集民俗特色的农家生活用具,建立民俗文化展馆,让一些散落、积压、未得妥善保存在民间的“老物件”“老农用具”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展示我县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物品。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老农用具的消失速度还将加快,我们在推动现代农业和农业机械化的同时,将多措并举加大对老农用具的重视和保护工作,逐步完善机制,引导、宣传对农耕文化的重视、对传统手艺的传承。总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对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我县农机化事业有又好又快的发展。

感谢您对我县农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对您关心关注的问题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平江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7年10月16日

承办负责人:刘卫星

承办人及联系电话:张敏 0730-6222842  1839010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