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明创建 > 重要精神

平江精神之一——崇礼

来源:县委宣传部 2020-02-11 09:30
| | | |

编者按:经过一年时间的征集、提炼、论证,县委顺应民愿,确定“崇礼尚勇,厚德图强”为平江精神表述语。这是平江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共同遵循。根据县委的意见,现将平江精神释义四篇连续刊发。希望全社会广泛参与讨论,讨论的重点是:您怎样理解“崇礼尚勇、厚德图强”的平江精神?平江人当前应怎样弘扬平江精神,促进绿富双赢新平江建设?您的选题,可以是四个主题,也可以是一个主题,或者一个主题中的一个点;您的宝贵意见,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段话,一首诗,一副联。您的作品请统一发至史志办邮箱:pjqy1928@163.com,我们将择优刊发。

平江精神之一——崇礼

“礼”是什么?《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意思是说:礼,就是上下之间、天地之间维系人际生活交往的准则。平江人的“崇礼”源自于孔孟“仁礼”,得益于屈杜遗风,盛行于宋元明清,弘扬于当今社会。平江是礼仪之乡、文化之乡,“崇礼”是平江人的底色。

平江人待国以忠。平江的灵山秀水,吸引了屈原、杜甫两位文化名人的灵魂皈依,屈原的求索精神、爱国思想,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平江人。明代艾穆,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四川平反多起冤假错案,民呼“艾青天”。明代黄昭道,任职江西时,捉拿宁王乱党数百人,悉数法办;任职山东时,将海寇捉拿殆尽;任职云南时,平定国界兵乱。晚清,钟昌勤任职四川时,设计镇压恶贯满盈、纠集数千恶棍的王开文,还百姓以安宁,调离时百姓夹道欢送。解放后,平江人无偿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大型工地投入的劳力多则3万,少则几千,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鸿篇巨著。和平建设时期,县农业局30年专注研究青鱼繁殖的高玉华、建设一个新咏生的唐仁义、患缺血性股骨坏死病却30多年坚守教学岗位的李孔林等,以敬业奉献书写了对党对国的无限忠诚。

平江人待文以崇。《论语·雍也》载:“博学於文,约之以礼”。平江人自古以礼存心,崇文敦学。宋朝平江“九君子”李儒用、吴雄、邹輗(ní)、毛友诚、许炳、方暹(xiān)、鲁仕能、方輗、万镇师从“朱子之门”,学成回乡后,嘉言懿行,传经布道,教化乡里,掀起了崇文崇礼热潮。“九君子”之一的吴雄创建阳坪书院后,自宋至清,殊恩、台川、文峰、天岳、昌江等书院和一大批义学、私塾如雨后春笋涌现,历代尊师重教,培养了一大批子弟,使平江成为礼仪之邦、文明之地。尤其是清同治年间,张岳龄、李元度、李藻等捐资倡众重修的天岳书院,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平江的文化历来繁荣。宋朝有李儒用、李宾王等19人著述31种。元代有胡天游等3人著述7种,其中胡天游与赵孟頫(fǔ)齐名,著有《傲轩吟稿》,收入《四库全书》。明朝有艾穆、黄昭道等18人著述30多种。清代有李元度等228人著述437种,其中李元度的《国朝先正事略》《天岳山馆文钞》《南岳志》《湖南通志》为省图书馆收藏。民国有向恺然等14人著述46种,其中向恺然是我国武侠小说开山鼻祖。解放以后,产生了李六如、李锐、彭见明等一大批作家和文人雅士,创作各种小说、诗歌、文史、影视剧本300多部,平江获得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诗书画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殊荣。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被译成多国文字,畅销海内外;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拍成电影后,在国内和日本深受欢迎;吴牧玲作品《影子行动》荣获全国第九届优秀儿童文学奖。

平江人待长以孝。县志载,古罗国时有罗孝子,父为武陵令时,督运铁,舟没洞庭,孝子与姊循岸寻尸,不获,皆赴水死,为了弘扬孝道,宋元丰年间,皇帝敕封孝感侯,淳祐年间,建忠孝双庙,与屈原分东西祀之。明朝邹元胜,父病不愈,割右股作羹以进,始愈,崇祯敕赐孝子冠带。清朝顺治年间,流寇入侵,魏思红全家刃加于颈,养子魏时兰奔救,请代死,贼杀之,父母及两弟得免。当今社会,孝义广泛弘扬。县邮政局投递员余少君,将两名非亲非故的瘫痪残疾老人接到家里,无微不至给予照顾。城关镇居民张满英,多年照顾瘫痪祖母,不但喂饭洗澡,还要经常用手帮祖母大便松关。近些年,县文明办评选了王光辉、吴春舟、江剪燕、李移民等一大批孝老敬亲的道德模范。

平江人待家以严。平江乡间至今保留着大量族规、家训,是家风建设的“传家宝”。革命战争年代走出来的老首长,都有着良好家风。苏振华上将“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标准”的家训,张震上将“用三条家规从严治家,革命家风代代相传”的齐家事迹,傅秋涛上将“言传身教,励志传承”的家风故事,钟期光上将“绝不许打我的旗号搞名堂”的家规,方强将军伉俪的“八互”原则,钟伟将军“不给百姓添负担,不给政府添麻烦”的家教等,为后世治家树立了榜样。南江镇邹氏祖屋墙上贴满了祖训,如“读书起家、忠孝传家、勤俭治家、和顺齐家”的训言影响了每一个家庭。三市镇私塾先生欧阳卓卿后代遵守“兄仁弟义,父慈子孝,视叔犹父,视侄犹子,琴瑟静好,妯娌和谐,勤俭治家,公平处世,耕读为本,礼义为门”的家训,一家6代,80个家庭,300余人,都有爱心,有善心,有知识,有礼节,家族百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皆有建树。近年来,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大力推行“立、写、晒、评、传”家规家训活动,评比表彰了一批“最美家庭”“最美少年”,推动了良好家风的形成,千千万万的家庭注重家教、严肃家风。

平江人待人以信。1939年烈士涂正坤牺牲后,遗孀朱引梅在清理遗物时发现家里有党的活动经费一斤多黄金,一时找不到组织,她背着黄金,带着儿子辗转各地讨米,10年不动心,解放后将金子交给了首任县委书记齐寿良。改革开放后,平江重视营造商业、企业发展环境,自1996年起,县委、县政府出台系列招商政策,从用地、税收、规费上给予优惠,同时,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政务中心,力推简政放权,营造了亲商、重商、爱商的好环境,得到商人的青睐、乡友的好评,平江的工商业、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一大批企业、工商业主遵守“宁失金钱,不失诚信”的原则,做到阳光生产、阳光经营、阳光纳税,并承担许多社会责任,赢得社会称赞。童市镇村民吴元芳身残心红,路拾15万元还给失主,让人感觉信义就在身旁。

平江人待客以情。平江人热情好客,重情重义。古人“平时见客,必衣冠,大暑不去”;家宴必尽家当,进馆必上好菜,宴席必是“情席”;叙话时问寒问暖,百般关心;餐桌上夹菜盛饭,百般殷勤;送别中步行数里,百般不舍。由于平江人热情好客,县外客人也是来了再来,好评不断、念念不忘。

平江人待事以理。平江人“趋善避恶”,遇事冷静,理字当先,“道理讲的通,牛肉敬祖宗”。2005年,县委、县政府整治城区叭叭车(三轮),单位干部全体出动,对车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城区3000台叭叭车全部上交销毁,还了城区一个通畅、整洁的秩序。在近些年文明县城创建中,无数志愿者走上街头,用温言细语开展文明劝导,乱停乱靠、乱摆乱放、乱穿马路等现象大大改观,平江进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行列。

平江人待贤以尊。平江人敬贤仰圣,对为国家、为社会、为百姓作出贡献的先贤、革命先辈等敬之仰之。宋代平江县令王旦,以德行教化民众,深得民心,后为宋朝宰相,平江人民为纪念他,建立王文正祠。历史上为纪念先贤建立的祠宇还有屈子祠、君子祠、三贤祠、宋公祠、杜公祠、伍公祠、谢侯祠、太守祠、关濑祠等等,表达了后世人的崇敬之心、感恩之心、传承之心。革命战争年代,平江人为中国革命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今,平江建设和保护了一系列纪念革命先辈的设施,如平江起义纪念馆、县委旧址、烈士陵园、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湘鄂赣苏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旧址、新四军平江通讯处、平江惨案旧址、湘鄂赣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等等,表达了今时平江人不忘来时路的初心、奋斗永向前的决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