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00/2014-13796
  • 发布机构:平江县政府
  • 生成日期:2014-05-22 00:00:00.0
  • 公开日期:2014-05-22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平江县冬塔乡总体规划

来源:上塔市镇 2014-05-22 00:00
| | | |
  平江县冬塔乡总体规划

(2010-2030年)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2

第二章  集镇发展目标与战略............................................................................ 2

第三章  乡村体系规划......................................................................................... 4

第四章  集镇性质和规模..................................................................................... 8

第五章  集镇用地布局规划................................................................................. 8

第六章  集镇道路交通规划............................................................................... 11

第七章  集镇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11

第八章  集镇开发强度控制.............................................................................. 12

第九章  集镇环境保护规划.............................................................................. 13

第十章  集镇基础设施规划.............................................................................. 14

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 15

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构想............................................................. 16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7

第十四章  附则.................................................................................................... 17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6、《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年—2020年)》;

7、《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8、 国家的其他有关法规、规范;

9、 地方意见、建议及其他有关资料;

10、《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11、《平江县总体规划(2005-2020)》;

12、《平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

13、《平江县综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2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20年(2010—2030年)

近期:2010—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第3条  规划范围

乡村体系规划范围为冬塔乡所辖行政区域,即全乡域。

镇区规划范围为冬塔乡现状建成区及因建设发展需要规划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位于丁洞村、红星村以及黄柏村,面积约7.79平方公里。

第4条  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土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冬塔乡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积极贯彻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合理引导农村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努力实现建设冬塔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任务。

3、尊重本地生态资源,传承历史文化遗韵,在规划中凸显出冬塔乡的特色。

4、强调规划的可实施性,从冬塔乡的现实经济条件和建设实际出发构思规划方案。

5、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加强总体规划的综合调控职能。

第5条  规划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下划线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设计规划强制性内容的修改,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章   集镇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一节  集镇发展目标

第6条  总目标

 以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扩大主镇区规模,加强冬塔区域中心集镇职能;积极主动拓展交通网络,全面提高竞争力,将冬塔建设成为平江县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生态城镇。

第7条  分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2015年,乡域经济仍保持现有增长速度,按年增长10%计算,地方生产总值达到0.89亿元,到2030年,全乡地方生产总值达到2.82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突破0.8亿元,年均增长4.5%;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总收入达到1亿元,年均增长10%;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2、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建立健全的集镇医保体系,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100%。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占城市交通投资比例近期达到20%,远期达到30%。规划期末,确保实现村村通村级公路,集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100%。

3、集镇建设目标

加强中心镇区的建设,完善乡村体系各项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规划期末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集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镇区电话普及率达80%,集镇垃圾无害化处理核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集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9平方米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0.8平方公里。   

第二节 集镇发展战略

第8条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冬塔为目标,以增加区域发展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教兴镇和改革开放为保障,以改善人民生活为根本。加快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的“三化”进程,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本土资源,打造良好的招商引资平台,以农产品加工发展推进全乡经济的跨越发展。有条件地吸纳企业,推动发展地方新技术产业,加速新技术因素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改造,提高集镇经济发展水平,扩大集镇经济总量。

3、紧紧抓住撤乡并乡的有利契机,实施“农业稳乡、企业富乡、科技兴乡、边贸活乡、城建拓乡”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中心集镇,加强镇区的辐射和集聚功能。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建立专业基地为依托,加强“三高”农业示范区建设,实现生产经营的规划化、集约化、一体化,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

5、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传统工业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牢固树立抓住机遇,稳中求进的思想,高起点地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结构、速度和效益的相互协调,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转制企业的运作机制,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积极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

6、深化对市场竞争新趋势的认识,确立市场导向、勇于竞争、培植优势的思想,扩大内引外联,发现规模经济,创建地方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的规模水平、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7、按照“城区现代化、乡村集镇化、集镇一体化”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高起点地规划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冬塔乡的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8、培育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方式,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富裕。

9、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环境效益,保护有限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营造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章  乡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 发展目标和思路

第9条  发展目标

通过本次规划,使乡域内的村庄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规模布局合理的乡村体系,完善乡村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覆盖全乡的公共设施网络,提高乡域的城镇化水平,使集镇整体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全乡人民都能享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第10条  发展思路

1、发展中心村,完善乡村体系结构。

2、实施“强化镇区,以点牵线,以线带面”的空间发展战略。

3、培育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相对均衡的乡域经济格局。

4、建议对规模较小,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庄实施迁并。

第二节  乡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11条  乡域人口总量预测

2009年底冬塔乡总人口22245人,集镇人口3000人,冬塔乡近期和远期乡域总人口预测为:近期2.3万人左右,远期2.4万人左右。

第12条  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9年冬塔乡城镇化水平为13.49%,规划确定冬塔乡到2015年近期城镇化水平为20%、2030年远期城镇化水平为39%。

第三节  乡村体系规划结构

第13条  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结合极核发展战略和点一轴发展战略,将冬塔乡乡村体系分为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结构,对镇区和中心村及乡域发展轴带的发展作政策上的倾斜,以达到培育发展极核、推动发展区域的目的。

第一,做大做强中心镇区区。冬塔乡作为平江北部片区的北大门,由于自身发展的不足,其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今后继续加强镇区建设,扩大规模,提高乡域发展质量,带动周边村的发展。因现状集镇范围主要位于丁洞村与红星村,而规划集镇范围仅将黄柏村一小部分划入,且集镇的发展重点仍在于丁洞村与红星村,完善其公共设施,使其尽快融入镇区,突出镇区的发展,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各级中心村集聚。

第二,加快中心村发展速度。近期首先提升苍霞村在乡村体系中的地位,建设为乡域中心村,远期可考虑将谈桥村、德胜村作为中心村建设。苍霞村主要发展天然绿色蔬菜素以盛产豆角、藠头、萝卜、白菜、辣椒、刀豆等而闻名远近,带动周边基层村走产业化道路,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改善基层村发展条件。基层村主要是农业生产服务的基地,以居住和基本农业生产为主,要不断改善基层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另外要鼓励生产低效、环境恶劣的零散小村落向中心村归并,可考虑将泉水村整体迁移至德胜村。迁移后的用地复耕还田,将土地等生产资源适当集中经营。

冬塔乡规模等级结构规划期内调整构想(2030年)

 

类  型

个 数

名                         称

镇区

1

丁洞村、红星村

中心村

3

苍霞村、谈桥村、德胜村(泉水村)

基层村

11

黄桥村、小坪村、冬桃村、黄柏村、东源村、松林村、白土村(如苏村)、荷花村、江州村、联星村、江背村

第14条 职能结构规划

大力扶持具有特色的生态蔬菜基地,依托交通干线形成乡域产业发展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做大镇区。应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基础,协调内部职能分工,在集镇形成一个分工协作的具有互补功能的产业带,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随着基础设施等基础发展条件的不断改善,可以依托集镇拓展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入园,促进产业合理集聚。在适当时候在园区周边建设物流基地,作为过境物资的流通、仓储中心。

冬塔乡职能结构调整思想(2030年)

 

等级

职能类型

个数

名称

镇区

综合型

1

镇区

中心村

绿色蔬菜基地

1

苍霞村

集镇职能拓展区

1

谈桥村

养殖区(猪、黑山羊)

1

泉水村

基层村

无公害农业及副业

11

德胜村、小坪等11个村

第15条  空间结构规划

冬塔乡的空间布局应继续沿交通线路为其发展主轴,应立足现状,以“精明增长、有机集中、点面结合”为理念,按照“拓展空间,合理布局、强化重点、统筹全局”的基本原则,形成“一心一轴,多廊多点”的空间格局。

一心:指中心镇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其辐射带动全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一轴:指依托国道106作为乡域村庄发展的主轴,沿线重点建设德胜村、谈桥村。

多廊多点:多廊多点为乡道形成的联系廊和各中心村、基层村。以国道106线、高速公路连接线为依托,纵深连接各中心村的廊道为乡村空间发展次轴。以次轴为依托向外发散连接各基层村,形成“轴串廊、廊串点”的长藤结瓜式的空间结构。

第四节  乡域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第16条 道路交通体系规划

规划道路网考虑到集镇地形条件的限制,结合集镇空间布局结构,形成鱼骨状道路系统,共分为三级:

第一级:高速公路

通平高速正在修建,大致与国道106平行,自北向南从乡域穿过,并在镇区内设有高速公路服务站和高速公路连接线。

第二级:国道

规划期内继续完善国道106的配套设施,成为乡域发展主轴。

第三级:乡道

规划近期内完善小红公路的路面。

第四级:村道

村道包括连接各中心村与国道106线之间的道路和各基层村之间的联系道路。

规划对第三、第四级的道路进行了完善,打通个别不通道路的村庄与发展廊之间的联系道路。规划提高冬塔客运站的等级,增设镇区至各村的乡村客运线路,提高服务水平,扩大辐射范围,将冬塔客运站建设成为乡域客运交通枢纽。

  • 乡域公共设施规划

第17条  乡域公共设施规划

乡域按照镇区——中心村——基层村分等级配备的原则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镇区公共设施:包括乡政府、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培训学校、图书馆、敬老院、体育场、中心医院、兽医站、市场和商场、酒店、邮政电信、储蓄所、加油站、清洁站、乡村客运站、集贸市场等。

  中心村级公共设施:包括村委、幼儿园、小学、村图书室、老年人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场地、村卫生室、超市、邮政点、垃圾收集站。

  基层村级公共设施:包括村委、老年人活动室、村卫生室、邮政点、垃圾收集点等生活必需公共设施。

第六节  乡域环境保护规划

第18条  环境保护建设目标

1、大气环境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工业区达到三级标准。

2、水环境目标

地下水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Ⅱ类标准。地表水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不小于95%。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标排放。

3、固体废弃物目标

固体废弃物达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标。主要居住区生活垃圾处理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医疗等有毒有害垃圾要单独储存和收运,并进行集中处理。

第19条  环境质量建议措施

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2)严格审批守住环保底线,加强综合管理,整治污染筑牢防线。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加大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综合利用度。

3)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确保环保食品、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节能减排的工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4)建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机构,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利用。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水。对集镇饮用水源地应划定、建立水源保护区,有效保护水源、水质、水量。

第七节  乡域市政设施规划

第20条  给水规划

1、规划目标:新建自来水厂,修建完善的供水管网,保证供水水质;加大新农村饮水投资建设力度,保证村组居民饮水安全卫生。

2、给水规划:保障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倡导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规划在乡域中心村组首先试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第21条  污水规划

1、规划目标:镇区须发展配套的排水设施,完善排水管网;改善村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污水、粪便集中收集处理;严格工业企业污水排放许可证制度,杜绝不达标排放现象。

2、污水规划:沿河四个重点村组(黄桥村、红星村、黄柏村、谈桥村)建集中式小型污水处理站,以处理居民生活污水为主,其余村组居民点生活污水可采用沼气池处理,或经旱厕积肥作农用。

工业污水必须经自行处理达标方可外排或排入乡域污水系统,严禁不治理或者治理不达标就外排,污染环境和水资源。

第22条  供电规划

1、规划原则:农网建设与区域电网和城市电网相结合,城市电网的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供电稳定原则,220V、10KV、35KV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达到100%;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水平;确定高压走廊宽度35KV线路高压走廊防护宽度为20米。

2、设施及电网规划:建设完善农村电网,合理组织网络接线,逐步提高网络的技术水平,实现自动化。

第23条  通信规划

1、通信规划:进一步完善电信传输基础网,扩大网络规模。重点抓好光纤光缆和接入网光缆建设,建设镇区-村组的主干环节及支环,增强传输能力;规划期末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35部/百人,其中镇区50部/百人,村组达到20-35部/百人;加强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提高覆盖能力,积极跟踪新技术的发展步伐,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满足用户快递增长及对上网等新业务的需求。

2、邮政规划:以发展现代邮政适应社会需求为指导方针,加快邮政业务结果调整,大力发展电子邮政和物流畅送。形成邮递类业务、邮政金融类业务,电子信息类业务和集邮业务类四业并举的格局。近期对现有邮政网点进行改造,实现电子化。扩展和延伸传统邮政业务,积极尝试开办新型电子邮政业务;远期充分利用邮政现有资源,面向市场,积极参与电子商务,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第24条  环卫设施规划

1、垃圾转运站

规划在各主要村组建设垃圾转运站,镇区及村组集中生活垃圾收集点按每100米设置一处。

2、垃圾处理

垃圾处理应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在产生源头力求减量化,处理方式力求资源化,最终处置要实现无害化。医疗等有毒有害垃圾由特种垃圾处理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

3、公厕及粪便处理

至规划期末,集镇公共厕所覆盖率达到80%,水冲式卫生公厕达60%以上,公厕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800米。粪便无害化处理达到100%

  • 乡域综合防灾规划

第25条  防洪规划

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设防洪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镇区老河沟地段建设防洪堤,在引洪范围内不许建设任何永久性建(构)筑物。

第26条  消防规划

1、规划原则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尽快改造和完善公共消防设施,使之与镇区建设同步发展。

2、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场所

石油库、汽车加油站、液化气站、压缩天然气站等危险品场所应设置在城市边缘,尽量远离居民区和消防重点单位,要处于城市主导风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按性质划分类别,集中设定区域,以便控制和管理。

第27条  抗震规划

1、规划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提高城区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保障要害系统的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抗震规划

冬塔乡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属于6度区。

生命线工程抗震:作为政府机关、供水、供电、通讯、交通以及粮食、医疗救护、桥梁、消防站等生命线工程系统为重点设防部门,按7度设防。要求生命线系统工程按各自抗震要求施工,并制定应急方案,以确保地震时能正常运行或很快修复。

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利用建设用地内的公共绿地、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及外围田野等开阔空间作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半径小于1KM,人均避震面积不小于3平方米。

避震疏散通道:利用城市主要道路作为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保证两侧建筑物倒塌后还有7米以上的双向行车通道。

防止次生灾害:规划区内的液化气石油站、水厂等工程设施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给水管网等应采用对抗震有利的柔性接头,城区中压配电网尽可能埋地铺设,以免地震时发生爆炸和火灾等次生灾害。

第四章  集镇性质和规模

第28条  集镇性质

冬塔乡镇区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平江县城北部经济区的边贸城镇和生态城镇。

第29条  集镇人口规模

至2009年,冬塔乡集镇人口为3000人,规划确定2015年集镇人口为4300人左右,2030年集镇人口为10000人左右。

第30条  集镇建设用地规模

通过集镇建设速度和人口增长的用地需求预测,确定未来冬塔乡集镇建设用地规模为:近期2015年,建设用地为0.47平方公里,人均集镇建设用地109平方米;远期2030,建设用地为1.02平方公里,人均集镇建设用地102平方米。

 

第五章  集镇用地布局规划

第一节  用地发展方向与集镇空间管制

第31条  用地发展方向

近期沿金星大道南北方向扩展,远期向东发展,远景形成向东、向北发展的态势。

第32条  集镇空间管制

规划对冬塔乡的各类空间,尤其是影响集镇空间布局发展的重点地区、空间建设变化较快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提出管制要求。本次规划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相关条款,在规划范围内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种空间类型,并制定相应的管制要求。

1、禁建区

禁建区包括规划范围内的自然山体、主要河道。

禁建区用地范围内必须保持土地原有用途,禁止在区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于需要改造为公园的禁建区,应保持原始地形地貌,在不损害自然形态的前提下适量开发,且只能开发为风景观光的集镇公园。其他禁建区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集镇建设。

2、限建区

限建区主要包括自然河道两侧、自然山体周边的生态敏感区域,另外。低矮山丘、历史文化建筑周边需要进行风貌的区域也划为限建区。昌江河两侧的限建区控制范围为5-10米。

集镇现状建设用地的主要问题是:绿地、工程设施用地编少,缺乏街头绿地,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严重影响了集镇的整体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时规划结合集镇发展需要,在山体周边划定限建区,规划期内作为集镇公园,向集镇提供绿色休闲空间。为了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同时不影响城市经济功能的正常发挥,山体周边的限建区范围控制在80-120米。在划定限建区时,综合考虑自然生态、集镇外围景观、集镇空间拓展、农田耕地等要素。

限建区范围内应控制大规模建设活动,注重自然生态涵养与集镇山水的塑造。河两侧限建区以集镇景观为主,控制建筑体量,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

3、适建区

适建区是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平坦的用地。适建区范围内各项用地安排应符合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要求,构建合理的集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对现有建成区实施调整、完善和更新,对新区实行整体开发

4、已建区

已建区是实际已经开发建设成片的集镇用地和周边散步的农村聚居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规划管理的需求,制定空间政策,进行适当的保护、更新、改造。

第二节  集镇总体用地布局

第33条  总体布局基本原则

1、整体化原则:建设完善的内外有别交通网络,有序地进行集镇建设和开发。

2、特色化原则:塑造高品位的集镇空间环境,突出本土文化特征,延续集镇文脉。

3、有机更新原则:立足冬塔的现实,发挥现状基础设施的优势,对旧区实施有机更新。

4、可持续发展原则:总体布局应充分结合现状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协调近期和远期建设关系,建立新世纪生态旅游乡。

5、生态优先原则:尊重山水资源的保护,构建与集镇自然地理条件相吻合的空间结构,并对自然环境特征加以充分展现,实现集镇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第34条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一廊、两片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轴”:以金星大道为依托形成集镇功能拓展轴。金星大道贯穿整个镇区,是通往G106和高速公路的重要通道,集镇主要功能沿这条轴线展开。

“一廊”:是以昌江河为主题,河道蓝线形成的滨河绿化廊道。积极打造昌江河的绿化廊道。沿河建有广场和小型活动场地,使昌江河成为可游可娱的生态廊道。

“两片”:河东片区和河西片区。以昌江河为天然的生态隔离带,近期主要发展河东片区,形成工业、居住、商贸休闲等功能齐备的河东片区;远期向河西地区发展,并最终将河西片区建成冬塔乡综合配套的新区,主要是为居住功能。

“四区”:居住功能区、工业仓储组团、综合功能组团、已建成综合区。

第三节  居住用地规划

第35条  规划原则

1、新区建设以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为原则,实行分区分片,远近结合,相对集中的滚动开发建设,严格控制G106线两侧的建设。

2、现状居住区以加强维护、合理利用、适当调整、逐步改造为原则,理顺路网,加强绿化,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逐步提高建筑质量和改善居住生活环境。

第36条  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对原有的居住建筑进行提质改造,在镇区北部、中部集中建设拥有完善配套设施的社区。总用地面积:33.7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3.97%。

第四节  公共设施规划

第37条  规划原则

(1)按国家标准配置冬塔乡的公共服务设施,以适应今后发展要求,规划建立与集镇等级、规模、形态相协调,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2)公共设施根据集镇发展情况、经济实力、循序发展,以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3)建成多级公建服务系统,使乡中心、居住组团中心形成规模不同,分工各异,层次明确的公建体系。

(4)充分利用与发挥冬塔乡已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其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处理好现状与发展、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5)合理组织公共设施的布局,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满足公共设施的职能与协作关系上的协调统一,使公共设施与其它功能有机结合。

第38条  公共设施规划

1、行政管理用地

行政中心——规划办公中心保留原有的行政管理用地,形成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多功能综合中心。规划用地面积共0.96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97%。

2、教育机构用地

因为现有的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和规模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规划将冬塔乡中心小学搬迁至冬塔中学,将原有小学用地改为冬塔中心幼儿园,同时对中小学及幼儿园里面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改造。规划用地面积7.1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7.17%。

3、文体科技用地

随着集镇经济实力增强和居民物质生活的丰富,集镇文化娱乐的建设应满足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构建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规划用地面积4.9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4.96%。

4、医疗保健设施

冬塔现有一所卫生院,用地规模小,设备简陋,床位不足。今后冬塔医疗卫生设施布点要符合市卫生部门的卫生网点布局。集镇内以社区医疗为主,重点发展医疗点,规划扩建原有医院,使床位数达到40床,添置与之相配备的医疗设备。规划用地面积0.84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85%。

5、商业金融用地

以金星大道以南和现在商业集中点形成全乡的商业金融中心,其他商业金融服务设施在各居住小区配套设置。规划用地面积11.79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1.87%。

商业服务网点按点、线、面布置,以市场为面,集中安排大型商业网点;以街道的商业服务设施为线,各小区内商业服务为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完善商业服务系统。

6、集贸设施用地

规划新建集贸市场一所,位于金星大道以南,同时在集贸市场西边集中安排商业用地。规划用地面积1.4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42%。

第五节  生产设施用地

第39条 规划原则

1、充分考虑集镇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市场经济的特点,为工业土地使用提供多种可选择的可能性。

2、考虑集镇生态环境和集镇性质,做到既发展工业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3、合理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使两者之间既有便捷的联系又互不影响。

4、合理处理工业原材料、成品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第40条  生产设施用地

本次工业用地布局主要是分布在规划区的西边,主要以一类工业和农业服务设施用地为主。

第六节  仓储设施用地

第41条  规划原则

⑴满足物品存放需求,充分发挥仓储用地的使用功能和投资效益。

⑵合理选择仓储用地,节省基建投资,降低商品流通费用,注重近期与远期的结合。

⑶满足合理的物品流向,具备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区域环境和地质等各种条件。

⑷以中低层仓库为主,少占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第42条 仓储用地规划

在工业区东侧,城市规划区的外围,临近过境道路。总用地面积:1.3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33%。

第六章  集镇道路交通规划

第43条  规划原则

1、保证集镇各个方向出入口畅通;

2、尽量将主要道路偏移南北方向的角度控制在20?以内;

3、交通性干道不穿越中心区;

4、加油站和外来车辆停车站等交通设施分布在集镇出入口地段;

5、乡中心区布置社会停车场。

第44条  对外交通规划

冬塔乡对外交通联系道路主要为正在修建的通平高速、G106   线。

1)高速公路

正在修建的通平高速从镇区西部穿过,与金星大道延伸线相交,规划建设互通出入口,镇区车辆由金星大道西端上通平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冬塔乡的对外交通条件,从而带动冬塔乡的经济发展。

2)公路

G106线,北至湖北通城,南至南江镇、平江县城。

第45条  路网规划

冬塔乡路网采用变形方格网布局结构,形成主次干道等级分明,功能合理的路网系统。镇区内主干道保持顺直,次干道在保证交通顺畅的前提下,相对自由。主干道:红线宽度24-30m,次干道:红线宽度:12-18m。

第46条  道路规划管理要求

1、经批准的集镇道路红线宽度未经原审批机关批准不得调整修改。

2、道路红线内不得修建任何建筑物、构筑物,包括临时性建筑物、构筑物。

3、集镇道路两侧的建筑四层以下(不含四层)建筑红线不再后退道路红线,四层及四层以上建筑红线相应退道路红线2—5m,道路红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退让间距,只能作为道路拓宽、防灾救灾、人流疏散和沿街绿化用地。

第47条  集镇开敞空间与步行系统规划

1、步行系统规划的原则

1) 保持巷道肌理。梳理旧区的步行系统,延伸旧城的街巷格局和肌理。

2) 串联开敞空间。将步行系统作为联系旧城区与新城区和广场、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的纽带。

3) 联系居住区。建适宜步行街的街道网络,将居住区内部联系起来。

2、步行系统规划

步行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滨水步行道路和一般步行道路。沿昌江河形成由北向南的滨水休闲道。其余步行到尽量在新建的居住区、工业区内并在集镇中心地区穿过。以公共绿地和广场等开敞空间作为步行系统的中间结点,形成完善的步行道路系统。

第七章  集镇绿地与景观系统规划

第一节  绿地系统规划

第48条  绿地系统规划

镇区规划绿地9.1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23%。其中,公共绿地5.69公顷,防护绿地3.68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69平方米。

冬塔乡目前绿地系统建设处于滞后状态,集镇居民休闲游玩的基本上没有活动开敞空间。规划集镇绿地乡镇绿化廊道——综合公园(肺)——街心公园(点)——街头绿地(线)的绿化层次,服务范围覆盖镇区内所有的居民生活组团。规划形成“两肺两廊四点多线”的绿化结构。

第49条  蓝线控制

冬塔乡河道蓝线主要包括昌江河河道水域、滩地、堤防。

集镇建设应该按照划定的蓝线进行管理,对水体资源及两侧滨水地带进行重点保护,任何建设都不能破坏水体的连续性、公共性和开放性。在连线范围内,禁止建设各类排污设施;禁止填埋、占用蓝线内水域;禁止影响水系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活动;禁止其他对水系保护构成破坏的活动。

昌江河保持水体的原始生态性,蓝线范围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河道应维持原状,保证区域水网的安全性。对于蓝线范围内影响自然河道走向的人工驳岸、临时码头应尽快拆除。

第50条  绿线控制

冬塔乡绿线主要包括昌江河的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等。

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不得改做他用,应以自然生态保护和集镇景观休闲功能为主。在绿线范围内,不符合规划用地性质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应限期拆除。

河道两侧绿线范围内的防护绿地以低矮绿色种植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河道的生态效应。自然山体绿线范围内应以保护为主,注意山体绿化的养育,严禁在山体周边进行取土采石、设置垃圾堆场等行为,山体周边公园以自然景观游览为主。集镇道路绿化绿线范围内以景观行道树的种植为主,可设置小型休闲景观设施,如座椅、景观雕塑等。均衡分布在集镇范围内的公共绿地是集镇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是集镇景观系统的重要节点空间,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严禁其他形式的开发建设。

第二节  景观系统规划

第51条  景观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一带两轴两区多点”的景观结构。

“一带”:指沿昌江河形成的滨水景观带。昌江河景观带以原生态的滨水景观为主。

“二轴”:分别以金星大道、G106为依托,形成两条景观轴线。景观轴线上的建筑风格及开敞空间形式要反映集镇特色,成为展示冬塔乡建设风貌的橱窗。

“两区”:两片景观区。分为核心景观区、新兴产业景观区。

核心景观区:对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和开敞空间形式等要实行严格的控制,体现现代、整洁、优美的景观风貌,成为反映冬塔乡的示范窗口。

新兴产业景观区:展示冬塔乡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区域。新的产业基地厂房设计要融入最新的理念,改变过去低厂房、高烟囱、灰蒙蒙一片的工业区的传统形象,设计多层厂房,节约集镇用地,厂房设计也应与集镇整体风格相协调,产业区内设置公共绿地、广场、文体活动设施等,形成冬塔新时代的新兴产业区景观。

“多点”:多个景观节点。规划三类景观节点,分别为集镇出入口景观节点、文化景观节点、开敞空间景观节点。出入口景观节点位于集镇个出入口方位,以公共绿地或者广场或道路标牌来体现标志性。文化景观节点位于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学校出入口、重要公共设施出入口。文化景观节点的设计要突出该地段的文化内涵,体现观景的主题和被观之景物之间和谐的场所精神。开敞型景观节点指除此之外的由街心公园和小广场组成的景观节点,均衡分布,与集镇步行系统保持连通,形成开敞空间系统。

第八章  集镇开发强度控制

第52条  开发强度控制目标

为了提升居住区环境品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等用地布局,确定镇区各片区的开发强度,形成高度错落、疏密相同的整体空间意象,展现统一协调、富于变化的集镇整体景观风貌。

第53条  开发强度控制分区

根据以上原则,规划将规划建成分区分为中高密度控制区、中密度控制区和低密度控制区

1、中高密度控制区

中高密度控制区主要指市场区、工业服务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附近地区。

控制要求:该区域原则上一般地块毛容积率控制在1.5-2.0之间,建筑密度不超过45%;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局部重点地段标志性建筑高度经规划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可超过50米。

2、中密度控制区

中密度控制区主要是指工业区和普通集镇住宅区。

控制要求:该区域原则上一般地块毛容积率控制在0.8-1.5之间,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下;新建建筑高度总体控制在30米以下。特殊用途的少数构筑物在进行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允许局部超出片区建筑限高。

3、低密度发展控制区

低密度发展控制区主要是指旧城片区、滨水片区。

控制要求:该地区应严格控制为低强度开发。原则上,一般地块毛容积率控制在0.8以下,建筑密度控制在30%;新建建筑原则上控制为底层。在旧城更新过程中,注意研究对周边地块内建筑日照的影响,并提高自身的环境景观品质。

第九章  集镇环境保护规划

第54条  环境规划目标

1、大气环境保护

镇区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类区的标准,即为二级空气环境质量控制区。

镇区南部的工业区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位三级标准。

2、水环境保护:

应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规划远期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地表水达到或者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3、噪音环境控制

冬塔镇区环境噪声执行《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二类标准,环境噪声平均值昼间控制在60分贝,夜间控制在50分贝;交通干线道路两侧以及工业区内噪声平均值昼间控制在70分贝,夜间控制在55分贝。

4、废物处理处置

冬塔集镇内生活垃圾应做到分类收集贮存,并及时清运,生活垃圾清运率和处理率(送乡外垃圾处理场)达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利用率达70%,处理处置率达95%,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

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一级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中的二级标准。

第55条  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按照环境规划的要求,在水体保护、污水处理、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各环境区域达到规划标准。

1、建立区域性“工业生态链”,实现资源的多次多级综合利用,减少污染产生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引导工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道路,大力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环保型产业项目。

2、远期完善集镇排水管网,保证污水达标处理。

3、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方面应加强扬沙烟尘治理和二氧化碳污染控制。

4、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开拓综合利用渠道,不断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5、噪声污染控制:1)在用地布局时,将有生源的工厂集中布置,并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护措施。2)在交通干道两侧,利用绿化隔离带作噪声缓冲带。对有噪声污染的娱乐性建筑,应采取隔音材料,限制噪音强度。3)对经过居民区、文教区的道路,采取限速、限制鸣笛等措施。

6、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对地下水井群划定一、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为水源井周围半径50米,二级保护区(水源防护区)为一级保护区外半径500米的范围。

第十章  集镇基础设施规划

第56条  给水规划

1、给水量预测

由于冬塔乡的发展方向是生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特色的现代生态型小城镇,为了更好地预测集镇的用水量,将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区采取不同的预测方法。即生活区按照人均生活用水量来预测,工业区、商业区等按照单位面积的用水量来预测各区的用水量。根据《乡规划标准》(GB-50188-2007)标准,居住建筑的人均用水量远期按照150L/人?d计;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按居住建筑生活用水量的20%进行计算,规划期末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00L/人?d。

综合分析预测结果,推荐规划期内用水量为:0.3万吨/日。

2、水厂规划

随着工业企业发展、集乡规模扩大及集镇居民用水水平的提高,规划于冬塔乡红星村设置自来水厂,取水点近期位于红星水库上侧,规划冬塔厂供水规模为0.5万吨/日。

3、管网布置

规划镇区给水管网以树枝状为主,部分地区已形成环状供水,沿规划主干道敷设环状管网,在镇区地势较高处设置高位水塔,一则蓄水,在供水量不足之时,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二则利用水塔的高势,自动送水,使自来水有一定的水压扬程,使供水压力达到多层建筑各层均可由管网直接供水。此外,按规范要求在给水管道上布置室外消火栓。

第57条  排水规划

1、规划原则

1)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对集镇生活及生产污水用污水管道加以统一汇集排放,最大限度地减轻污水对乡域河道水系的污染。

2)企业内部的工业污水需统一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3)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上,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河道,集镇污水集中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河道等水体。

4)远、近期结合,分期实施。近期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采用雨污分流制,

2、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根据用水量、产污系数和截污系数进行估算。

冬塔乡污水量预测表

 

期限

最高日用水量(万吨/日)

产污系数

截污系数

最高日污水量

(万吨/日)

平均日污水量

(万吨/日)

2030年

0.3

0.9

0.8

0.216

0.216

 

3、污水处理厂规划

规划在冬塔乡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于镇区南边地区,规模为0.5万吨/日。近期采取一级生化处理,逐步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雨水规划

集镇的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岳阳市短时公式,即:

q=1422(1+0.907lgp)/(t+5.419)0.654(L/ha?s)

上式中,t=t1+mt2,地面集水时间t1取10-15min,管内流动时间t2取决于管内水流的具体情况,缓冲系统的取1-2,重现期P取0.5-1然后,径流系数ψ取0.4-0.7。雨水排除应充分利用地形,根据分散、直接的原则,以最短的路线经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溪流,各雨水出水口均应采用防淤措施。

第58条  供电规划

1、供电负荷预测

经测算,集镇规划期人均综合用电量为650kWh/人?a。

2、供电工程规划

根据预测,镇区2030年新建一座 35KV变电站,近期在现状基础上增加变压器,适当扩容。

第59条  通信规划

1、规划电信局用0.14公顷。

2、加强传输网络的可靠性,逐步实现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用户(FTTH)。

3、电信网络加速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建成综合业务数字网。

4、发展可视电话、宽带可视图文、高清晰电视以及多媒体通信等宽带业务。

5、设立国际互联网络接入点。

6、大力发展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网络等业务。

第60条  环卫规划

1、垃圾了预测

经计算,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2吨。

2、环卫规划

在集镇内设置小型垃圾转运站2座,集贸设施旁用地为440㎡,东侧变电站旁垃圾转运站用地2300㎡。

规划203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医疗垃圾等有毒有害的特许垃圾由特种垃圾处理场进行统一处理。

第61条  黄线控制

冬塔乡黄线范围主要包括乡村客运站、供水设施、雨污水处理设施、变电站、加油站、通讯设施、垃圾转运站和消防站等用地。

在黄线建设,应当贯彻安全、高效、经济的方针,处理好近远期关系,根据集镇发展实际需要,分期有效实施。在黄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建设主管部门(城镇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黄线范围内应该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市政设施类型进行建设,严禁挪为他用。

第十一章  综合防灾规划

第62条  防洪规划

1、防洪标准

区域内河道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

2、防洪措施

1)防洪工程是个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单纯考虑堤防工程是难以达到目的的,不需从流域考虑,合理采用疏、围、排等工程措施。

2)建立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制定超标洪水应急措施。

3)抓好植树造林工程。

4)认真宣传、贯彻《水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汛管理条件》,充分发挥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第63条  消防规划

按消防站责任区面积控制爱4-7平方公里的原则,集镇内,共建设消防站一个,用地面积为9228㎡。

第64条  抗震规划

 1、地震防护标准

集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对集镇内所有的建筑工程均需加强抗震设防管理,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公建、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提高1度设防。

2、避震疏散场所

规划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疏散半径在1-1.5公里以内。按规划避震疏散用地达到每人不少于1.5平方米,镇区内避震疏散场所总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

3、避震疏散通道

以镇区主干路作为人员疏散和物资运输的主要救援通道,救援通道需保证震后7米以上的宽度,道路沿线的建筑控制高度,以保证道路中心线至建筑红线的距离大于建筑高度的一半。

4、集镇生命线工程抗震

包括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粮食储备等,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与远景构想

第一节  近期建设规划

第65条  近期建设规划原则

1)紧凑布局原则。依托现状镇区渐进式开发,形成尽量完整的空间结构

2)经济可行原则。尽量减少拆迁,提高规划的可实施性。

3)重点突出原则。围绕近期重点开展集镇建设,尽快形成集镇核心景观区,展示集镇魅力。

第66条  近期建设用地布局

近期建设以金星大道两侧为主。至2015年,主要是想成以金星大道以南的综合服务中心,并在该中心以北地区逐渐完善居住小区的建设。镇区近期规划用地面积0.47平方公里,人口为4300人,人均建设用地109平方米。

第67条  近期建设的重点

冬塔乡通过近期的努力,在文化、生态和经济三个方面做出成绩,形成冬塔“农业稳乡、企业富乡、科技兴乡、边贸活乡、城建拓乡”的效应。

1)金星大道的修建  修建金星大道与高速公路出口对接,以满足区域的交通联系和产业需求。

2)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   随着金星大道的修建,在金星大道以南,客运站以东的交汇处建设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3)完善冬塔中小学的基础设施以及改扩建工程。

第二节  远景构想

第67条  远景构想

1、远景设想为容量规划,实施年限不定。

2、规划区内水系,湿地、自然山体及基本农田等生态景观廊道将受保护,在远景期不考虑作为集镇建设用地。

3、若镇区适宜建设用地在2030年规划期末基本用完,集镇用地发展将以向东北发展为主。

4、从产业发展趋势考虑,工业、商贸物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将获得快速成长,并带动生态休闲旅游、房地产业的稳步发展。有希望成为区域的工业、物流和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基地;成为与平江、通城联系密切,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社会经济繁荣,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居环境适宜的示范集镇。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第68条  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1、冬塔乡建设发展规划是辖区范围内进行土地利用,集镇建设和规划管理的文件,经平江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冬塔乡进行生产活动的其他单位与个人,应遵守本规划。

2实施本规划应进一步完善冬塔城市规划管理法规规章,及进开展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把城市总规划所确定的原则和内容,贯彻于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3、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制度,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查处和纠正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加大对违法建设打击力度。

4、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集镇建设用地管理,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建立土地储备制,节约使用集镇建设地,确保土地增值。

5、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镇区内申请用地建设,必须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与个人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镇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经上级部门同意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证。

6、加大总体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市区民工规划意识,增强规划编制和审批过程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在规划编制、实施、监督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具体环节和方式,对公众参与的对象、途径、场所等作为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公众的意见采取何种方式加以落实。

7、对已出让的闲置地,要按本规划出台的相关政策,使土地使用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对未按规定时限开发的土地要依法收回。

8、近期建设用地开发应充分发挥现有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促进建成区的改造完善,同时,在本规划基础上,确定阶段性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制定措施,不得突破。

9、通过本次规划实现“农业稳乡、企业富乡、科技兴乡、边贸活乡、城建拓乡”的发展战略。

10、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冬塔乡村镇规划管理规定》等法律和法规的宣传,提高全民的规划意识和现代化集镇观念,增加规划透明度,使各单位和个人自觉执行,积极支持与参与集镇建设与管理。

第十四章  附则

第69条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规划由平江县建设局负责解释,需要调整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进行。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