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00/2015-14700
  • 发布机构:平江县政府
  • 生成日期:2015-05-07 00:00:00.0
  • 公开日期:2015-05-07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三代人 三代房

来源:童市镇 2015-05-07 00:00
| | | |

都说房子是历史的记录者,它无声却有声,见证着兴衰荣辱,刻画着历史沧桑,诉说着传奇平凡。童市镇有一个叫烟舟的小山村,位于高山之颠,内有盆地,四面环山,有如水中之舟,八百户人,休养生息,炊烟袅袅,故名烟舟。它的历史悠久已无从考证,但有这么一个新迁入的邓氏家族,三代人的三代房子,在诉说着100多年来这个小山村的历史风云变幻。

 

爷爷的清朝地主住房

 

60年代的烟舟村因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村民住房还是住在清朝时期的古居民建筑里,这种房子就是现在岳阳著名的张谷英建筑。这也是我印象中见过的最古老的房子,爷爷奶奶就住在这种房子里。

 

房子由烟砖做成,房子上会刻着房子修建的时间:清朝道光多少年,咸丰多少年,100多年的历史,见证着它曾经的辉煌。集居式的清代农村地主建筑群首尾相连,巷中有巷,房中有房,楼上有楼,阁中套阁,巷连巷,房通房,进了里面,有如迷宫,不熟悉的人很难走出来。老房子共分两层,上楼要用木梯,楼面用木板铺就,一般用来存放东西。一楼为用房,房间地面是被压实了泥地,墙面用泥浆刷就。窗户特别讲究,一般使用木材或石材做成,每个窗户会雕有复杂的图案花纹,非常好看。整个房子冬暖夏凉,这种建筑对于风水极其重视,因此凡是有这种建筑的地方,无一不是地形平坦,水源便利之处,一个古居民房便是几亩地广,人口密集。

 

据爷爷告诉我们:这样的房子都是清朝时候的大地主做的,是一个家族的集居地,往往家族越大,占地越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农民也住入了这样的房子中,爷爷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这样的房子里,住了很多户人家,大家墙挨着墙,房连着房,做啥事情都是一呼百应,大家感情极好,感觉又是一个大家族,只是不同姓氏罢了。

 

老房子既是爸爸叔叔们出生长大的的地方,也是我们80后存放童年记忆的地方。小时候,村里的小孩子聚在一起,在偌大的房子里玩泥巴、捉迷藏,不亦乐乎。

 

随着父辈人的长大,老房子渐渐的空虚起来了,就剩下爷爷奶奶辈老人们住在那里了,失去了欢声笑语的大屋,因为面积庞大、年代久远、光线不好、青砖黑瓦,整个的房子建筑群看起来荒凉破败,甚至有点恐怖的味道了。它逐渐地退出了它的舞台了,寿终正寝了!

 

爸爸的土砖平房住房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吹进了烟舟村,父辈人因观念或结婚因住房等问题便另辟新地建房子,土砖平房便成了烟舟村80至90年代建筑的显著特征了。土砖是用粘性强的红泥加入空稻壳、麦秆等和水筑紧而成。90年,爸爸便自己在村里的山脚下筑砖建成了新房,两室一厅,厅在两方中间,厨房建在旁边。墙身外表皆涂有洁白的石灰粉,地面水泥硬化,平坦舒适,窗户用木材做成,房里光线良好。那时候的人建房子都喜欢建在山脚下,于是这又形成了烟舟村的一道风景:青山碧野,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一片祥和景象。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冬暖夏凉。只是有一个不好,一旦土砖遇水,便会逐渐消融,房子洗刷严重的,便会倾塌。由于在山脚下新辟的地方,遇上大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房子便会被撞毁,因此大雨时期,便会担惊受怕,怕墙身会倒。

 

我和妹妹也是在这里度过了读书时光,一个个寒暑春秋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我们又已长大成人了。土砖平方的年限一般是二十年,历经风雨洗礼,它已经逐渐被风雨摧残,黑瓦破裂,墙身分离,特别是雨水洗刷后的洁白墙身上留下了一条条醒目的深黄色泥痕,有如伤疤一般,遍布整个平房外表。整个房子岌岌可危,让人好不担忧!

 

我的红砖小洋楼住房

 

90年代末及进入新世纪后,80后的我们离开了农村,纷纷入城入学或是打工,父辈们也因生活压力,被迫背井离乡远走他乡,想尽办法去赚钱。在外的生活和经历以及城市日新月异的巨变冲击着我们的观念,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外打拼几年后,有了一定的积蓄,村里的父辈们又回家纷纷为儿女张罗建造现代新房子。而新农村建设也形成一股强劲的东风在烟舟村刮起,新修的水泥马路带动了建房的热潮,楼房建在交通便利的马路边。一栋栋的二层红砖楼房遍地开花纷纷而起,别墅洋楼如雨后春笋。红砖是现在建筑的主要材料,红泥烧烤而成,坚固美观。11年,在家人的努力下,笔者也在农村马路旁边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新房。红砖彩瓦,楼上楼下,电器俱全,小农村房子与城市相差距离越来越近了!

 

美观坚固的房子超越了爷爷和爸爸时期住的房子,而层出不穷的新房式样和设计以及华丽的室内装修,正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也证明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繁荣昌盛。

 

目前在烟舟村,明清建筑和土砖平房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它们肩负的使命已经到头了。新旧更替,它们几乎都被拆掉了,偶尔留下来的也只能在风雨中任凭后人去凭吊了!

 

如今我也为人父了,不知未来子女的住房将是如何,不过有一点可以充分肯定,绝对比我的住房要好!

 

三代人的三代房,既是我们家庭进步的表现,也是烟舟村前进发展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小山村的风雨历程,记录了几代人的打拼奋斗史,记录了改革发展春风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远去了曾经的峥嵘岁月,明亮了祖辈精神的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