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00/2014-11031
  • 发布机构:平江县政府
  • 生成日期:2014-05-19 00:00:00.0
  • 公开日期:2014-05-19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经济稳增长 改革促发展——2013年平江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统计局 2014-05-19 00:00
| | | |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在增长阶段转换背景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开始向发展新常态转变的积极迹象,经济总量仍保持两位数增速。但受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制约,当年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短期内还存在继续下行的可能,2013年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82.6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在六县市中排位第五,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4.98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86.87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完成60.75亿元,同比增长11.1%。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0.5:47.1:32.4调整为19.2:47.6:33.2,跟上年同期比一产业减少1.3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分别提高了0.5、0.8个百分点。

一、主要支撑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平江县完成财政总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同比下滑14.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5%(市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10.48%)。总量在六县市中排名第三位,比排名前两位的汨罗、湘阴分别少10.74、1.83亿元,增幅在六县市排第六位,比排前五位的岳阳县、湘阴、临湘、华容、汨罗分别少13、13、3、2.2、0.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增幅0.8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69.7%,总量、增幅在六县市中都排第一位,高于全市增幅34.6个百分点。

相关税收完成情况:2013年平江县国税部门完成22674万元,同比增长2.7%;地税部门完成45576万元,同比增长16%;完成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税2396万元,同比下降7%,增幅同比下滑62.2个百分点;建筑业营业税完成6384万元,同比增长32%,增幅同比回升3.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营业税完成4135万元,同比增长37%,增幅同比下滑31个百分点。工业实缴税金:国税完成11313万元,同比下降9.2%,地税完成5726万元。同比下降23%。

金融业各项指标:2013年平江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5.6亿元,总量居六县市第一位,比年初增长13.4%,增幅同比下滑7.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6.88亿元,总量居六县市第二位,比年初增长9.37%,增幅同比下滑12.1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35.67亿元,比年初增长3.37%,增幅同比下滑21.66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贷款23.5亿元,比年初下降4.47%。2013年平江县证劵交易额2.03亿元,同比增长30.97%,保费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11.2%。

用电总量:2013年平江县全社会用电总量为10099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5%,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二位,高于全市增幅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5421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3.1%,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一位,高于全市增幅32.2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3年平江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98亿元,同比增长2.2%,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二位,高于全市增幅0.1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增加值:2013年平江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11.2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87.33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三位,比排前两位的汨罗、岳阳县分别少0.3、0.2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增幅4.1个百分点。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2013年平江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84亿元,同比增长28.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滑9.3个百分点;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三位,比排前两位的汨罗、岳阳县分别少1.6、1.5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项目有34个,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30.1亿元,同比下降7%,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2%,亿元项目投资占比重比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2013年平江县完成房地产投资额7.44亿元,同比下降5.2%;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246370平方米,同比下降31.7%,增幅六县市排第六位,比前五位的岳阳县、汨罗、湘阴、临湘、华容分别少84.2、44.7、26.6、22.7、1.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3年平江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6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增幅排在六县市中第四位,比排前三位的岳阳县、汨罗、临湘分别少0.3、0.2、0.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2%,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6%,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9.7%,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4%。

建筑业增加值:2013年平江县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8.32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升5.4个百分点;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51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排六县市第二位,高于全市增幅10.4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纯收入:2013年平江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74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7个百分点,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三位比湘阴、岳阳县分别低1.3、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4元,同比增长13%,增幅在六县市中排第六位,低于全市增幅0.4个百分点。

交通、邮电通讯业:2013年平江县邮政业务总量4550万元,同比增长19.1%,增幅排六县市中第三位;电信业务总量7500万元,同比增长12%;联通业务总量3322万元,同比增长10%,移动业务总量30000万元,同比增长6.17%。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总量减排:2013年平江县二氧化硫:削减5.98吨,削减率为1.03%;化学需氧量:削减155.82吨,削减率为1.05%;氨氮:削减12.54吨,削减率为0.76%;氮氧化物:削减0.87吨,削减率为1.24%。目前我县完成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总量减排在六县市中排第二位。

总体来看,2013年我县经济总量仍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用电总量、交通邮政通讯业等先行指标发展势头良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但在经济运行中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主要支撑指标增速明显放缓。2013年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13.2%)下滑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24.4%)回落14.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比上年同期(18.1%)下滑2.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38.1%)回落9.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8%,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
  2. 工业转型步伐趋缓。2013年工业招商引资额12887万元,同比下降27.57%;工业信息化水平偏低,主要信息管理系统拥有率仅为8.9%,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0.1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仅为11.6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6.38%(比岳阳县、湘阴、临湘分别低4.45、4.32、4.22个百分点);新上规模工业入库率低,全年仅新上规模以上工业3家。
  3. 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8.27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5%,比全市水平(10.48%)少5.98个百分点;人均财政收入仅为860元,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体系目标值(2500元/人)相差1640元,财政增收缺乏大项目、大企业支撑。

3、消费需求相对疲乏。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8%,增速连续两年下滑,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5.2%,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1.7%。

二、周边县市横向比较差距明显。

1、经济总量偏小,增速趋缓,人均均量偏低。2013年完成GDP182.6亿元,同比增长10.2%。总量在周边九县市中排位第七,比长沙县、浏阳市、汨罗、湘阴、华容、岳阳县分别少793.4、741.7、78.4、76.9、56.6、29.1亿元,特别是长沙县、浏阳市经济总量是我县的5倍。增速在周边九县市排位第八,比浏阳市、临湘市、岳阳县、汨罗、湘阴、长沙县、修水县分别少4.3、1.1、1、0.9、0.9、0.6、0.5个百分点。从人均GDP来看,我县人均GDP(现价)18912元,而长沙县人均GDP(现价)为97249元,是我县的5.14倍;浏阳市人均GDP(现价)64200元,是我县的3.4倍。

2、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3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4元,比浏阳市、长沙县、汨罗、湘阴、华容、岳阳县、临湘市分别少15250、14774、4813、4512、3233、2800、2603元;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4元,比浏阳市、长沙县、华容、汨罗、湘阴、岳阳县、临湘市分别少14291、14042、5388、4746、4738、3394、3261元,特别是浏阳市、长沙县是我县的3倍多。我县城、乡居民收入(以农村为1)比为2.34,为周边九县市最高,比长沙县、浏阳市、华容、湘阴、汨罗、岳阳县、临湘市分别高出0.88、0.87、0.78、0.58、0.55、0.52、0.51个点。

3、财政收入增速靠后、总量明显不足。2013年长沙县财政收入180亿元,是我县的21.8倍;浏阳市75.9亿元,是我县的9.2倍;汨罗市19.01亿元,是我县的2.3倍。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排九县市末位,比浏阳市、修水县、湘阴、岳阳县、长沙县、临湘市、华容、汨罗分别低27.1、21.7、22、22、9.5、3、2.2、0.6个百分点。

4、金融存贷比偏低,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有待提升。我县本外币存贷比为41.94%,为九县市最低,比浏阳市、长沙县、湘阴、岳阳县、汨罗市、华容、临湘分别低37.86、31.46、31.24、10.99、10.18、9.02、8.39个百分点。

5、主导产业集聚程度不高,缺乏大项目支撑。我县有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155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只有5家。矿产企业12家,产值上亿元的只有1家。修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产值过亿的企业51家,产值过10亿的有3家,其中主导产业钨矿企业16家,实现矿业总产值100.45亿元,创税5.88亿元,占财政收入的31.8%。浏阳市规模以上工业790家,产值过亿的企业有218家,产值过10亿的企业有13家,实现产值413.93亿元;单是花炮集群产值就有190.9亿元,创税11.05亿元,高于我县全年财政收入33.6%。长沙县产值过亿企业147家,实现产值1611.4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94%。

三、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应着力从调结构、壮民营、育特色、攻城区、上项目、优环境、强管理七方面下功夫: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①农业要规模集约化: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动农业规范化发展,集约化经营。②园区要做强做大,如何做强做大:要做好园区规划布局文章;要做好园区配套建设文章;要做好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文章;要做好园区项目促产促建文章。③产业集群发展:机电轻工要突出“扩张”,食品加工要突出“升级”,矿产建材要突出“转型”,生态旅游要突出“品牌”。④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服务、乡镇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商业服务体系。

   (二)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

   (三)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发展实践也告诉我们,发展特色经济才是成功之道。特色经济多是“块状经济”,“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省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新亮点。具体来说,我县可以重点支持培育以木竹、茶叶、牲猪、油茶种养及深加工的农业特色经济;重点培育以食品加工、矿产建材、机电轻工为支柱的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新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工业特色经济;重点培育以信息服务、交通物流、中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特色经济。

   (四)把加快城区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区和集镇。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重点、其他集镇和中心村为骨干的城镇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镇集聚和重组,为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和创造条件。一是以加快产业、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为基础,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山水生态城的要求,加快县城建设进程,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重点建设好新城区,加大改造老城区的力度,二是做大做强中心镇。根据平江县实际选择以城关、长寿、南江、三市等条件好、资源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其做优做强,彰显特色,增强吸引力,建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实力强大、资源节约、环境优美、城乡和谐、社会文明的中心示范镇。三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市民化,只有人口的规模化集聚,才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改善就业,真正发挥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坚持把鼓励农民进城、扩大农民就业放在城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引农进城的新途径、新办法,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渠道,积极探索农民进城就业、落户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真正让农民进可融入城市,退无后顾之忧。

   (五)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

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竞争,谁拥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服务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六)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理清了发展思路,弄清了资本的解决途径和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能否招来投资的关键就要看你那里是否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县域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投资环境显得就愈加重要。在环境的营造上要注意两个方面。在硬环境的营造上,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定要舍得投入。在软环境的营造上一定要讲诚信,言必行,行必果,树立服务意识,要有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只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度快捷的服务环境,才能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七)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县城经济发展的核心平台

  在重抓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社会管理特别是县城城区社会管理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革创新传统社会管理模式,要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其一,转变镇级职能。为有效克服县、镇职能重叠的问题,增强社会管理职能,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其二,夯实基础建设。社区是县委、县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保稳的第一道防线。其三,下移工作重心。按照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的要求,在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到位后,则要下移工作重心,充分发挥乡镇在服务人民、化解矛盾、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改革创新成功迈步,城区发展将更加和谐。

“郡县治,天下安”,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让我们在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思路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性,为“富民强县”尽职尽责,为平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竭尽全力,全力掀起县域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