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43060000/2015-1045773
  • 发布机构:平江县政府
  • 生成日期:2015-12-03 00:00:00.0
  • 公开日期:2015-12-03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对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6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农业局 2015-12-03 00:00
| | | |

平农函【2015】2号

对县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6号提案的答复

梅仙镇政协联络办:

贵办在县九届政协三次会议中提出的36号提案——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该提案针对“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低、农村经营模式分散、农业发展缺乏特色”等问题,从“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增加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做大农业规模、不断增强产业实力”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很多宝贵建议,该建议紧扣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十分感谢你们对我县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关心。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政协提案答复领导小组,针对该提案中所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特作如下答复。

一、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围绕“四个平江”的建设目标,从强基础、提水平、转方式、促发展上,积极发展我县现代农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突出项目建设强基础

近几年来,我县农业、财政、国土、水利等部门共争取建设项目资金2.3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高产农田16.8万亩。我们农业局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我县农业基础建设:一是争取国家投资6000多万元开展了田间产能工程项目实施,先后在梅仙、南江、虹桥、伍市、龙门等8个乡镇建设了4万多亩高产稳产良田。二是争取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条件建设项目和县政府配套资金共1200多万元,新建了梅仙、余坪、上塔市、龙门、木金、伍市等9个乡镇农技站,改造修缮了5个农技站。三是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建立了以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乡镇检测室、县城农贸市场(超市)自检室为依托的质量监测体系。

(二)突出素质培养提水平

一是加强专业水平培训。近年来,共组织了150多人次参加农业部、省农业委、市农业局开展的专项技术集中培训,支持52人参加湖南农大、省生物机电学院的学历提升培训,以县每年集中培训粮油、植保、土肥等专项技术20多场次,培训农技人员600多人次。二是扩宽服务手段。开展“机构建设、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质量建设”等方面的星级农技服务站创建活动,做到有技术咨询服务厅、技术培训室、农产品初检室、试验示范基地,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厅。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使农技推广触角延伸到村、组、农户,全面推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每村培育1户以上科技示范户,全县9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每人联系10户科技示范户,每名技术指导员联系3个村,一对一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创办了26所农民田间学校,建立了各类试验示范基地36个,每年深入乡镇、村、组举办各类技术培训660多场次。培训农民7万多人次。三是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我们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搭建了组织服务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星级管理平台、政策帮扶平台、跟踪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整合农业、扶贫、移民等涉农培训资金近1200余万元,累计培训培育对象16000多人次、培训农民8.5万多人次。已全面完成8500名培育对象档案库,其中遴选2500名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对800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星级认定,在全省创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平江模式”。

(三)突出产业融合转方式

一是培育新型主体,鼓励规模经营提效益。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全县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579个,注册资金2.8亿元,辐射影响农户3.6余万户。培育了30亩以上种粮大户2600多个,省级示范性种粮家庭农场43家,专业合作组织105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个,辐射带动16000多户从事水稻高产创建、新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的骨干农民,规模化种植面积达到26万多亩,水稻机械化年作业面积110多万亩,全程机械化示范面积3.2万亩。二是做强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延伸增效益。积极培育和打造农业名牌,探索和建立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建成了县农贸市场、县农副产品营销网站,共发展5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和1家五星级休闲农庄。安定镇毛田村被评定为2014年全国10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到2014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8家以上,其中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3家以上,亿元以上企业6家以上,5000万元以上企业20家以上。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18家,年总产值106亿元。

(四)突出产业建设促发展。

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明确了粮食生产实行乡镇和县直单位“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将粮食生产考核列入县对乡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县级主要领导联乡镇,涉农部门包重点、联大户,乡镇干部联村包点,实行责任到人,计划落实到村。县政府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用于奖励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全县共创办3个万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创办8个5000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创办9个2000亩以上的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创办2个5000亩以上的玉米示范片。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安全齐穗技术、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超级稻主要病虫草害综合控制等主推技术,积极示范推广“双杂种植、双季超级稻、双季机插、双季产量均过 600公斤 ”的水稻“四双”科技增产模式。全年水稻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80%以上。探索总结了抗旱防涝、防病治虫等应变管理措施,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全县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30万亩以上,完成连片整村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15万亩以上。2015年早稻面积比上年增加3万多亩,集中育秧面积10多万亩。

二是抓好农业基地建设。1.开发高山有机茶。以“改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切入点,制定了《平江县茶叶产业发展十年规划》,充分发挥优越生态条件,规范化发展高山有机茶。全县现有无公害茶园面积4.5万亩,有机茶园总面积约1万亩,其中,高山有机茶面积达到5000多亩。2.建立专业蔬菜基地。利用城关镇、三阳乡、安定镇、加义镇、长寿镇、伍市镇、向家镇等乡镇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光照充足,无污染等优势,以辣椒、茄子、豆角、白菜、萝卜等品种为主,建立了1.2万亩时鲜蔬菜基地。在瓮江镇、浯口镇、余坪乡、三阳乡等种植辣椒历史悠久的乡镇,建立辣椒、生姜生产加工基地面积达1.5万亩。在南江镇、虹桥镇等高山区发展以萝卜、辣椒、黄瓜、西红柿等品种为主高山蔬菜0.5万亩,以板江乡、咏生乡、钟洞乡、南桥乡为中心,建立了0.5万亩食用菌生产基地。3.发展休闲果园。坚持标准化建园、生态化管理。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分步推进。以长寿、嘉义、伍市、向家、浯口、瓮江、安定、三阳、城关、梅仙、虹桥、大坪等为重点发展乡镇,大力发展旅游区和城郊休闲果园,共培育了5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12家,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20家,创建1个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大型水果标准园。并加强“三品一标”认证,实现100%无公害基地认证。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县农业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农业现代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问题和矛盾还严重地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农业基础地位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新时期农业作为“接二连三”的产业,其重要性在全社会还未被广泛认知,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亟待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内部机构、人员编制大都仍沿续过去传统的设置,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职能未能充分体现,现有农业技术人员传统专业占比大,知识亟待更新,能力亟待提高,受人员编制等因素的制约,近些年新鲜血液补充难,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力量显得薄弱,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更加突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乡务农的以中老年人为主,素质普遍偏低,先进科技推广受到限制。留乡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再过10余年现有留乡务农劳动力也将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迫切需要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务农劳动者。同时,小规模分散经营依然占绝对主体地位,迫切需要创新机制,着力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是农业有效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农业是个露天工厂,比较二、三产业,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回报期也长,加之农业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投资农业的风险大,地方政策投资农业的力度与周边县(市)比相对较小,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催生的农业大项目少,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整体实力较弱、带动能力还不强,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我县中低产田约占2/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只有50%,约1/3的耕地位于易受洪水威胁的地区,田间排灌设施陈旧老化、沟渠道路不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刚过50%,其中水稻机械栽插比重10%,油菜机播、机收比重仅有10%左右。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农村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外流现象严重,致使农村资金短缺,耕地减少,劳动力紧缺,给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带来很大困难。

三是依法治农护农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广大技术人员、农民、涉农企业的法制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整合充实和提高。

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手段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几率增加,每年干旱、低温冻害、洪涝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不仅灾害种类多,而且发生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近30年来,气象灾害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虽年际间有波动,但总体呈加重趋势。同时,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规律出现诸多新变化,对农业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三、发展对策与措施

1.科学谋划、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平江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五新要求,按照县委政府“融区升值、生态升值、三区四业、四个平江”的发展总要求,突出“调、转、新、强、提”五字为先,做好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优先发展粮油生产,重点发展茶叶、蔬菜、水果、择优发展中药材、休闲农业,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全力抓好农业推广等七大农业支撑体系建设,申报和启动汩罗江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和实施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科技兴农工程等9大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工程。

2.加大投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以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为契机,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落户平江。一是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革试点部署,按照“一个规划、一个平台、一个标准”要求,实行“一个池子集水、一个龙头放水”,整合项目资金,在4年内集中抓好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积极向县委政府建言,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投入为支撑,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投资方式,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业产业化及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投入,确保公益性项目和重点农业项目的资金需求。

3.强化培育、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加快农业行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四支队伍的建设,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人才体系。建立健全人才的使用和评价机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管理,用机制、事业造就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雨露工程以及其他渠道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学、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多方引进农业人才,优化农业科技队伍和知识结构,建设一支既掌握农业管理理论又精通农业技术的农业人才队伍,推进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探索建立“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应用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创新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4.创新机制、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平台,按照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以托管、互换、租赁、入股等形式,将土地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流转,推动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二是通过贷款、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扶持,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强合作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带动能力,使合作组织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三是采取项目引导、政策倾斜等措施,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级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四是完善市场化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鼓励和指导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积极创建市级知名、省级著名和国家驰名商标,采取广告营销、展会营销、网络营销等多种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拓展销售市场。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构建顺畅高效、便捷安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帮助农户、农业企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经销公司等销售网点建立长期供销合作关系,让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平江县农业局

2015 年7月22

 

承办单位:平江县农业局

联系电话:6289681

 

抄送:县政府办,县政协办。

平江县农业局办公室              2015 年7 月22 日 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