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社会新闻

这张特别的家庭合影,满框都是“爱”!

来源:今日平江 2023-03-30 09:41
| | | |

五人的家庭合影,满脸灿烂的笑容,他们手里都举着登记卡,这是一张多么特别的照片!

照片里的一家五口分别是父亲李洽光、母亲汤金荣、大女儿李铮铮、二女儿李沁玉、儿子李悦冉。李洽光一家家住虹桥镇水口村。他们是我县首个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登记家庭。

二女儿李沁玉是家庭里第一个捐献登记者,“1999年,我在学校参加了一场人体器官(遗体)捐赠仪式,一对老夫妇把器官遗体捐赠给我们学校做医学教学研究,那种勇气和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李沁玉说,当时她还在卫校上学,哭得稀里哗啦,明白了解剖老师一直说的所有标本和遗体都来之不易,也是从那一刻起,心里便有一股“冲动”。毕业后李沁玉先后进入平江县妇幼保健院和县卫健局,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接触到了更多的疾病和死亡,也让自己更加敬畏生命,心里的“冲动”也愈发强烈。2015年,李沁玉得知了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开通了网上通道,便毫不犹豫地登记了。

今年2月,父亲李洽光因脑梗住院,导致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一度心情抑郁。“那时候,我爸觉得给我们增添了负担,甚至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李沁玉每天陪着爸爸聊天,开导他,还拿出自己以前参加红十字会时的一些视频给他看,李洽光无意中看到了平江县人体器官(遗体)捐献者纪念碑揭牌仪式的新闻,老人当时就说“很有意义”,还详细问了怎么进行登记。李沁玉说:“当时我就打电话详细咨询了中国器官遗体捐献的客服,得知对于65岁以上的捐献者,眼角膜和遗体没有年龄限制,在我爸的再三的要求下,给他进行了登记。”

2月27日,李洽光在三个儿女的悉心照顾下康复出院了,出院那天,母亲汤金荣突然拿出一个身份证给李沁玉,“你给我也一起登记了吧,这件事我跟娘家人商量了,他们都同意。”李沁玉说,父母一辈子生活在农村,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却能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有一份正确对待疾病和死亡的心态,有一颗奉献、博爱的心,最后选择了“医葬”,让做女儿的她既钦佩又感动。

人生走到终点的时候,后人便用各种形式来殡葬遗体,比如土葬、火葬、水葬、树葬,时代发展到今天,有了为医学“献身”的“医葬”。“我们全家人都非常认可‘医葬’,这不但是一种文明的殡葬形式,而且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李沁玉的弟弟李悦冉和姐姐李铮铮分别是在2019年和2021年登记成为捐献志愿者。他们都认为捐献器官遗体,无论是对于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救死扶伤,还是对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节省资源,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曾经,受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于器官遗体捐献很是“忌讳”。如今,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的志愿者行列。截止到目前,我县已有3989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其中19例捐献成功。

(记者:陈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