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社会新闻

夕照青山,满房特别的物品在静静地诉说……

来源:今日平江 2023-10-13 15:23
| | | |
  一台缝纫机、两只破皮箱、一张老照片、一本回忆录、一把锯掉了半边扶手的高背木椅子... ...来到喻杰的房间,满房特别的物品仿佛都在静静地诉说着喻杰的故事。
  当作宝的破皮箱

  ▲图 / 影视资料《夕照青山》喻杰带回家乡的行李

  “中国传统上,有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我要是住在北京,就要增加国家很多负担。”1970年,喻杰主动向中央写信请辞,信中言辞恳切“一为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二为回家尽孝心,三为家乡人民作出贡献,我要回丽江。”经过多次申请后,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他欣喜若狂,带着简单的行李,就从京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家乡平江县加义镇丽江村。

  1970年1月,在嘉义丽江大队,乡亲们奔走相告“达老子要回来啦”,他们口中的“达老子”就是喻杰。北京的大官回乡了!这件事在当时的丽江小山村引起了轰动,全大队乡亲们把喻杰回乡当作一件特大喜事。那时候丽江大队还没有通公路,距加义车站还有9公里的山路,大队的乡亲们按照远方游子荣归故里的乡俗,给他准备了轿子,还组织了一二十个挑箩筐扁担的年轻后生,大家浩浩荡荡地来到加义车站时,喻杰早已到了。

  没有乌黑锃亮的小轿车,没有随从。他像所有的山区老倌子一样,坐在车站候车室的长条凳子上。白发苍苍,脸色黝黑,青布棉袄,两只手相抄在袖口内,带着一台大跃进时期生产的“东方红”牌缝纫机,还有两只破皮箱就回来了。其中一只皮箱,陪伴了喻杰许久,见证了他长征和西征的故事。

  当乡亲们要他坐上轿子回家时,喻杰一挥手,说:“40年前,我是这样走出去的。今天,我也要这样走回去。”就这样,喻杰跟大伙一样,踏上泥泞路滑的小路,一步一步地走到阔别了44年的家里。

  会说话的老照片

  ▲喻杰带领乡亲们修建小水电站的老照片

  回到家乡,看到家乡面貌仍然落后,群众收入仍然微薄,喻杰寝食难安。回乡不久,他便邀请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村里的老农一起察看全村的山山水水,商谈如何改变山村面貌。经过实地勘察,他提出封山育林和开发小水电站的主张。虽年近古稀,又患有多种疾病,他全然不顾,仍和乡亲们一道挥锄垦荒,挖坑栽树。一连几个冬春,几度寒暑,终于把光秃秃的“和尚山”“癞子山”全栽上了绿油油的树苗。喻杰亲笔书写了3块封山护林警示牌,又挑选了3名护林员,整日在山里巡逻。就这样,全村封山育林1.5万亩,积材价值120多万元。

  在绿化治山的同时,喻杰还带领村民开发了山区水利资源,发展小水电站,设计图纸出来之后,喻杰便拿着图纸到长沙、北京四处“讨钱”,最后从省里要来了150万元。可是,通过设计预算,却需要238万元才能修建得起来,喻杰带头捐出了自己多年的积蓄,在他的带领下,本村和外村的人也纷纷前来入股,你10元、他20元... ...就这样,一个由国家、集体、个人合资办的水电股份公司就产生了。电站产生效益后,股民年年有分红,喻杰却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他应得的那一份,全部捐赠给了咏生村用于扶贫。

  喻杰辞官为乡,造福桑梓,他全心全意为农民办实事,为群众谋幸福,得到当地老百姓交口称赞。在群众眼中,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实在的人民公仆”,是“农民的大恩人”。

  缺扶手的旧椅子

  ▲喻杰卧室

  走进喻杰故居,卧室里的床是老旧架子床,床架子上套着的是他亲手缝制的麻丝蚊帐,还有一把锯掉了半边扶手的高背木椅子特别显眼。喻杰的曾孙喻群益告诉记者,这把缺了扶手的旧椅子是上辈传给曾祖父的祖业,它坏了曾祖父就叫后人修理,恍若由着这些老物件,能看得见过去他起身接待群众的身影... ...

  喻杰同志身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但他始终功高不自傲,务实不空谈,节俭不浪费。喻杰平时吃的是自己种的菜,住的是自己掏钱建的土房,从不追求舒服安逸。他本可享受部级待遇,财政部要给他配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小车,他却说年纪大了很少出去走动,要求把配车的钱捐给贫困偏远的咏生村修一条路。

  1989年1月,喻杰因操劳过度,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上级送来进口药品,他连连推却,说:“好药要留给更需要的人。我老了,没法治了,不要再花国家的钱了。”连盖在身上的一床新毛毯,他也坚决要求交还给组织。他在临终前留下遗言:丧事要从简,不要为我花钱,钱要用在农村建设上……

  1989年2月,喻杰与世长辞,享年87岁。弥留之际,他还反复念叨着,大雪压坏很多树木和楠竹,要尽快抢运出来,五保老人都有棉絮盖吧… …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他才安心地闭上了眼睛。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他的身边仅有800元钱,此外便只有一本回忆录,上面记录着从皖南事变到延安的点点滴滴,那个属于他们的辉煌时刻。

  勇向前的新丽江

  喻杰的曾孙喻群益说,“我的名字是曾祖父亲自取的,意思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现在曾祖父的这一愿望也已实现。村里都是漂亮的砖瓦房和小别墅,村村户户也都通了公路,山中林木秀美,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旅游打卡地。水电站发挥着作用为大家带来光明,我们很多人都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我也成为了一名义务红色讲解员,传递着平江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平江人回到家乡,为平江建设‘一城四区’,挺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贡献力量。曾祖父,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思念着您,我们会秉承您的遗愿,传承您的精神,把山村建设得更好,把日子过得更甜美,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