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有一个小镇的名字常常让人产生疑惑:它到底是“加义”,还是“嘉义”?这一字之差,背后却藏着数百年的历史沉淀与时代变迁,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深度探寻。
古老传说中的“忠义之源”
故事得从明朝洪武二年说起。那时,一位名叫喻受可的江西人迁至平江的义口,凭借勤劳与智慧,他的家族逐渐成为当地望族。正统六年,一场天灾降临,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喻受可的孙子喻原英心怀慈悲,变卖产业,购入千担大米,无偿救济灾民。这一义举传到英宗皇帝耳中,皇帝大为感动,赏赐山羊、御酒,还封喻原英为“义民”,并将此地免差免税三年。为了“嘉其忠义”,义口从此被改为“嘉义乡” ,“嘉”字带着皇恩的褒奖,深深刻入这片土地的记忆,成为对善良与担当的永恒颂扬。
随着岁月流转,“嘉义”的故事并未因时光褪色。清嘉庆年间,一场凶猛的大水冲毁了义口镇,集镇被迫迁至现址,但嘉字仍然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笔画复杂,为书写简便起见,遂改称“加义”。也或许寓意这个小镇不断“增加”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嘉义”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却像汨罗江水一样,在当地人心中源远流长。许多对这个小镇文化情结深种的人仍然觉得应该写成“嘉义”。
红色烽火中的“加义印记”
加义镇不仅有古老的传说,更是一片浸透着革命热血的红色热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赣苏区的活动中心之一,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熊熊燃烧。1925年,平江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献钟地区诞生,如同黑暗中的启明星,为无数追求光明的人指引方向;1926年,纸工罢工斗争的胜利,彰显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与抗争精神 。
(平江惨案遗址)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加义镇更是见证了一段悲壮的历史。1938年,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湘鄂赣边区红军游击队在加义镇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并设立新四军平江留守处(后改称通讯处)。然而,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当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涂正坤、罗梓铭等六位烈士牺牲。这场惨案让“加义”的名字与抗日救亡、国共合作的历史紧密相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悲壮的一页 。
无论是“嘉义”还是“加义”,这片土地都承载着先烈们的英勇与牺牲,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加义”是革命者的战斗堡垒,是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前沿阵地;而“嘉义”所蕴含的忠义精神,也在革命先辈们的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不正是对“忠义”二字的最好践行吗?
时代浪潮里的“加义新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义镇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从区到公社,再到设镇并乡,每一次的加减变化都为加义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现如今,只要来到加义,处处皆风景、时时可旅游,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沱龙峡漂流)
(加义镇思源村特色竹筒饭)
(中共平江县加义镇委员会党校正式揭牌成立)
这里有国家级的旅游景点,如连云山风景名胜区、沱龙峡景区、纯溪小镇等,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游客 。当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连云山漂流、纯溪小镇等景点用“生态+红色”组合拳,让昔日革命老区变身“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当黄精种植、竹制品加工等产业落地生根,“农业+科技”的模式让传统乡村长出“产业新枝”;当民宿里的土菜香混着游客的欢笑声,“文化+体验”的业态让乡愁成为可触摸的消费场景——这个小镇用“加法思维”,在绿水青山间算出了乡村振兴的“最优解”。
(加义烈士公墓)
在文化传承方面,加义镇同样不遗余力。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平江惨案纪念馆)、加义烈士陵园、月光岩红军营旧址等红色遗迹,被精心保护和修缮,成为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地方花灯、山歌、皮影戏等民间传统精粹,也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加义美食)
(无土天麻种植基地)
(加义生态农场充分利用林下空地种植黄精,发展林下经济)
最值得玩味的是“互联网+”的破题。在李佳琦的直播间里,酱干、晒面、豆干等一经上架便一销而空,成为淘宝等平台的同类头名。法饼、辣酱等原本普通寻常的农家土货正成为受人追捧的网红爆款;经过院士技术加持过的水稻、油茶,正成为加义农民致富的法宝被争相种植;由在外党员助力探索的无土天麻种植模式,让更多村级摆脱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境。
(“这里是加义”小程序)
在“这里是加义”的小程序操作页面上,景区景点一键导航,门票特产一站购买,农情村情一屏掌握,加义正在经历“加力”到“加‘数’”的转变,他们通过以数字为媒,正努力探索着一条可供复制的数字乡村道路。从“加力”到“加‘数’”,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用数字化思维重构乡村治理逻辑——当传统忠义精神遇上数字文明浪潮,加义镇正在书写“传统治理资源+现代治理手段”的时代答卷。
从“嘉义”到“加义”,历史的选择让“嘉”变“加”,“嘉义”代表着过去,这既是对忠义精神的铭记,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加义”象征着现在,它是发展的动力,更是奋进的象征。
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既珍视历史,又拥抱变化,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属于加义镇的新篇章。或许,我们不必纠结于“加”与“嘉”的区别,因为它们都是加义镇的一部分,都是这片土地独特魅力的体现。就像一位老者,既有岁月沉淀的智慧,又有与时俱进的活力。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加义镇都将以它独特的方式,继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成为平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李磊、邓婷)
参考史料与数据来源
《平江县志》
《同治平江县志》及平江地方文献
党史资料《平江惨案真相》及权威党史档案
《平江党史》及《今日平江》红色专题
《湖南日报》《岳阳日报》相关报道
华声在线专题报道
《云梦周刊》专题报道
平江县文旅局公开资料